传说中的厨具都有哪些(中国古代厨房用具)

网友整理

一、传说中的厨具都有哪些

传说中的厨具都有哪些(中国古代厨房用具)

1、“永灵刀”——专门用于处理海鲜,可使丧失鲜味的食材重拾鲜味。

2、当厨具被选定的继承人持有时 刀身会出现“霸龙纹”。

3、被封印于广州。

4、“迦楼罗刀”——专门用于处理飞禽走兽,能在切割之间将食材完全净化。

5、与“永灵刀”是一对, 当被继承人持有时,刀身出现“瑞凤纹”。

6、此刀继承人是兰飞鸿。

7、藏于四川成都。

8、 “转龙壶”——熟制加速。

9、只要将食材放入,立即就会变熟,刘昂星曾用其制作“菊下酱”。

10、藏于上海。

11、 “魔圣铜器”——发制加速。

12、将鲍鱼、干贝等干货放入,将立即发好。

13、藏于九华。

14、“贪狼壶”——自动加工。

15、只要将食材放入,无论切丝或剁碎,全可立即完成。

16、被“黑暗料理界”“五虎星”之一——浪子——颜先所得。

17、藏于泰山。

18、 “灵藏库”——类似冰箱,可使食材保鲜。

19、藏于敦煌。

20、“玉龙锅”——据说,只有拥有“玉龙锅”的人才能拥有其他的厨具,它有融合其他厨具的作用。

21、“玉龙锅”有两只,藏于北京皇宫中。

二、中国古代厨房用具

中国古代烹饪技法包括蒸、煮、炒、脍、炙、煎、熬、羹、炮、爆、脯、腊、醢等,多达数十种,而考古发现的各类炊具文物是中国古代烹饪文化的珍贵实证。

陶釜

釜、鼎、鬲、甑等首批被发明出来的炊具,决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烹饪技法以蒸、煮为主。“釜”其实就是古代的锅。距今约1万年前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残夹砂红陶罐,依其所存下半腹部形状“微向内收”“似为圜底”来看,应该视为陶釜的前身。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黑陶釜用手工贴塑而成,广口,鼓腹,圜底,由于在制作中掺入了稻壳及稻的茎、叶碎末等,有效地避免因干燥收缩而导致的开裂。陶釜在使用时需要用陶支脚支撑起来,支撑以后,釜底的空间可以放上柴薪点火烧饭。成语“釜底抽薪”的语义正是源于此种情境。陶釜在单独使用时比较适于煮食。商代,青铜釜开始出现,陶釜与青铜釜并用。汉代以来,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以铁釜为代表的铁制炊具。由于铁釜具有烹饪火力强、耐火导热性能好等特点,所以铁釜很快取代了青铜釜,成为最重要的炊具。从烹饪的角度看,以铁釜为代表的铁制炊具出现后,中国的烹调技术才真正地如日中天。隋唐以后,“铁釜”之名逐渐被“铁锅”取代,并沿用至今。

陶鼎

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鼎曾居于显赫地位。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作为传国之宝,并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周灭商后,移九鼎于镐京,并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以后朝廷铸礼仪鼎,往往把仪礼制度、法律条文铸于鼎上。作为王权之器,“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鼎鼎大名、一言九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

陶鼎功能相当于釜和灶二者的结合,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最早发明使用的重要食器之一。陶鼎一般由耐火烤、不易破裂的夹砂陶制成,在炉灶尚未普遍使用以前,鼎的造型是很实用很科学的:鼓腹能容较多的水和食物原料,三足支撑鼎身,以便鼎下置火燃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扁足陶鼎,鼎下的三足呈鱼鳍状,且外侧向外弧出,这种鼎足增加了鼎的稳定性,且能使鼎腹内炊煮的食物不易溢出。青铜器出现以后,铜鼎成为商周时期烹煮熟肉的主要炊煮、盛食器之一。为了增加受热面积提高热效能,鼎的腹部从早期的锅底形演变为下腹微外鼓,器形上也出现了方形鼎和马蹄形四足;鼎的立耳变成了附耳,既便于搬动也便于加盖,加盖可以加速食物的熟化,使食物保持色香味美、鲜嫩的特色。商周时期青铜鼎不仅有烹饪、盛食等功能,还因其形制庄重、纹饰精美而成为商周时期标志贵族身份和权力最重要的一种礼器,专供统治阶层在祭祀和宴会场合享用。

陶鬲和陶甑

新石器时代的陶鬲是煮水煮粥的利器。陶鬲的这一功能可以从“粥”的篆字看出来:“米”字下面一个鬲,两边的“弓”,表现的是水汽弯弯曲曲的形状。鬲的三个空足在煮粥时即可充分受热,粥又易取出食用。出土的鬲外部多见烟迹,而鬲内的水锈较少,腹内及足内壁常残留一层黑灰,当是长期煮粥留下的焦煳之迹。与甑、甗类蒸食器有所不同,在制作陶鬲时,一般需要掺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蚌粉或谷壳,以便在煮食过程中能承受高温并保存热量。此外,陶鬲上的粗绳纹也具有增加受热面积的功效。

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可以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

甗由鬲和甑两部分组成。如鬲、甑分别铸造,使用时临时组装,即为分体甗,其优点是便于拆卸,可以任意搭配组合;将鬲和甑铸接在一起而整体使用的,则为联体甗,联体甗较分体甗更加稳定坚固。我国的蒸法发展到先秦时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分体甗,可以同时蒸制3种相同或不同的食物,颇适合王室的大型祭祀或宴享的需要。

灶是古代重要的烹饪设备。通过长期的实践,原始先民发现了解决火塘火势分散、燃料消耗大等缺陷的方法,那就是将三脚架空当围起来,留下灶口和上部出烟口,这样既能防火控火,又能使火势集中。于是,原始的灶就出现了。在汉代,人们对灶极为重视,认为灶为“生养之本”。西汉早期的灶面往往只有一个大灶眼,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灶面面积逐渐增大,有的灶眼扩大到3至5个,灶面上模印出各种食品和炊事用具,装饰更加复杂。元代的灶与现代农家灶具形制差别不大。福建将乐县元墓壁画显示灶上架有两锅,左边的锅上置木蒸桶,右边锅台旁置有小罐、钵。灶前有烧火人坐的小木凳,凳左边搁置有夹火钳、捅火棍等用具。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表明,“脍”和“炙”是古人公认的美食。脍指的是“生肉片”,主要是生鱼片,炙指的是烤肉。出土的实物烤炉材质多样,有铁炉、铜炉以及陶炉。广州南越王墓共发现烤炉3件。出土时,炉上均配备多种供烤炙用的零件,有悬炉用的铁链,烤肉用的长叉(双叉、三叉都有)、铁钎、铁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烤炉为时人用于烤肉串的器具。使用时,炉内放炭火,炉上放置肉串。

中国人吃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资料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清河食官”铜染器即可视为汉代的迷你小火锅。“染”指的是豉、酱类的调味品。汉代人习食较烫的调料,所以需用染器不断地给调料加温。由器物铭文可知,这是出自西汉时期清河国(位于今山东、河北一带)的食具。三足锡火锅为满族传统的火锅,其中间的圆柱内用来盛放炭火,周边放水。炭火加热后,在开水中将肉片边涮边吃。这种器皿及涮锅子食法至今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

双耳带盖炊具组合为清代科举考场考生所用的便携炊具,包含蒸锅、炒锅、茶炉等,造型小巧,设计精妙。炒是中国传统烹调艺术中最突出的基本技法,与煮、炖、蒸、羹、烹、炮等烹饪法相比,炒菜速度更快,更能节省能源,炒制的菜肴味道更鲜,色泽更艳,做法也更有弹性。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一例炒菜是南北朝时期的炒鸡蛋。

要言之,饮食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古发现的各种炊具则是人们饮食的理念与烹饪技法的珍贵物证。俗话说“水火不容”,但智慧的中国古代先民却在烹饪上实现了“水火相成”:只要让水、火之间有一层薄薄的隔离,它们就能共存相成。在中国古代烹饪技法中,蒸和炒,都是中国人的独创。近代西方人有了蒸汽锅炉以后,也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但是,炒法仍为中国人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