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卓活了多少岁
61岁
“董卓生于132年卒于192年4月,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其种种的暴行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死时61岁。”
二、董卓真的是坏人吗
三国末年,有一位被世人骂的最惨的家伙,他就是董卓,历史上对他是恶评如潮,范晔曾经在《后汉书》中骂他“干逆三才”,就是天地人都被他给糟蹋了。陈寿在《三国志》中也骂董卓是“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就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一个坏人。可见董卓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那真是坏的没谁了。
对于过往历史人物,我们更应该多角度去观察,实际上我们纵观董卓一生,人确实坏,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权倾朝野,胡作非为,确实要挞伐。可是历史上的这个人并非一开始就是大奸大恶之人,他曾经也为东汉做过突出的贡献。
正史说他从小就行侠仗义,胆量甚大,有闯荡四海之冒险精神,这跟曹操早年还是蛮像的。又说他喜欢结交豪杰,巴结朋友,且很有义气,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又跟刘备会笼络人心如出一辙。他本人是甘肃人,此地当时羌人生性好战屡屡造反,让朝廷很头疼。可是董卓不怕,主动游历羌地,与所有的羌族首领称兄道弟,使得羌人在他的劝导之下,与汉人和睦相处,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他为民族团结也是做了应有的贡献的。
有一次董卓回家乡务农,一些羌人首领很长时间不见,对他是甚为想念,竟然特意前来探望之。当年的他日子过的很穷苦,为了招待朋友,他竟然拿刀直接将家中最珍贵的一头耕牛杀了,置办酒宴与羌族朋友开怀畅饮。要知道在农耕时代,耕牛就是一家人的依靠。
这一切,首领们看在眼中,都为董卓不装不掩、真诚以待的举动所深深感动。回去之后,这些首领们收集各种牲畜1000多头,立马赶过来赠送给了董卓,上演了一出朋友情深似海的感人一幕。等到董卓后来受汉禄领西梁兵帮助朝廷镇守边关时,他发挥出色的谋略与敌作战,保住了大汉边关的安宁。
在汉灵帝中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85年,当时在凉州的羌人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叛乱,气势汹汹的杀了朝廷设置的护羌校尉和金城郡的太守陈懿,一路从甘肃打到了关中,剑锋直逼长安。朝廷是大为震惊,如果再不镇压下去,那么在那里的西汉各位皇帝的陵寝一定得遭殃。因为历朝历代在社会动乱的时候,皇帝陵寝必先遭殃,这里面装的都是金银财宝,祖坟如果被刨了,那大汉可没有脸存在世间了。再加上叛乱的羌人最后都归附到了汉将边章、韩遂等的麾下,这俩人也是趁机造反,导致战斗力大增。
当时黄巾军起义还没有剿灭,形势已经是万分危急,汉庭被逼得是走投无路,赶紧派出名将皇甫嵩领兵与边章、韩遂作战,又任命当时的董卓为中郎将,担任皇甫嵩的副手前去平叛。没想到皇甫嵩打黄巾军还是很在行的,可是对于羌人为主力的凉州骑兵是一筹莫展,于是很快就被朝廷给撤了,换上了老将张温继续统一指挥作战,这时董卓被提拔为破虏将军,一共有十多万人在美阳和叛军短兵相接。可叛军个个视死如归,打得汉军丢盔卸甲,处处被动。
好不容易熬到了公元185年的11月的一天,机会来了,因为这一天晚上突然是天生异象,帮了董卓一个大忙。根据后汉书记载,那天晚上美阳的天空忽然是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也就是陨石坠落,经过大气层产生的。恰巧的是这颗陨石不偏不倚,正好是砸在了叛军的营地里,死了很多的人,而且着了大火,吓得得军中的骡马牲畜大吼大叫。古人没有现在的天文知识,吓得边章和韩遂觉得是天象预警,决定速速撤兵。
而这一切被董卓发现,他马上抓住战机立即出击,一翻力战斩首数千级,边章、韩遂最后是败退到了榆中。都说穷寇莫追,可是主帅张温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立即追击,结果汉军被围,粮道被断,直接导致军心动摇,叛军趁势反攻,汉军主力兵败如山倒。
因为榆中这个地方是董卓老家,董卓从小就在这个地方长大,对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熟悉。当董卓被团团围住,眼看粮草不济之时,他面对眼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渭水,在生死一瞬间心生一计。他先是派人在河里筑起堤坝,对外说是粮食不够了在捉鱼,让羌人误以为汉军粮食已尽,是迟早要玩完。可是董卓是悄悄地筑堤坝把水截住,就形成了长达数十米的堰塞湖。当水满之时,打开堤坝放水冲散羌人,董卓军得以全身而退。
此战其他汉军丢盔卸甲,唯独董军是毫发无损,因此而被封了斄乡侯,封邑一千户,这就是董卓的发家之路。一年之后,董卓与羌人的军队决战关中陈仓,凭着董卓出色的军事能力,彻底粉碎的羌人入侵中原的春秋大梦。再后来,董卓更为朝廷身历百战,立下赫赫战功,被拜为前将军,从此进入了汉帝国的中央军委。在这个时期之前,董卓应该还是想为大汉鞠躬尽瘁的,不过在绝对的权力的诱惑下以及他残暴荒淫的性格的驱使下,屠龙少年终究变成了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