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甚至世界,三国历史之所以广泛流传,在于《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功劳,然而值得一说的是,很多朋友把《三国演义》当做历史书去看,其实这是不对的。
《三国演义》是一部建立在民间文学基础上,经过历代加工提高,再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演义杜撰色彩,绝非真实历史。
《三国演义》来源民间
之所以说《三国演义》起源于民间文学,在于关于“三国”的传说,在《三国演义》没有出现的宋代已经流传已久,可谓家喻户晓。
三国时期多方势均力敌,所谓时势造英雄,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创造了丰功伟业,为民间口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素材。继而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全相三国志平话》。本书作者不详,共分上﹑中﹑下3卷,有图70幅。以民间说唱的方式,开头叙述司马仲相阴间断狱的故事﹐基本故事不完全符合史书记载,记录了很多鬼怪离奇的传说,例如《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又例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等等。
《全相三国志平话》目前流传的版本大约八万多字,虽来源民间,文学艺术性略低,且删改了不少历史事件,但在总体结构上,依然以刘备作为正统,且与之后出现的《三国演义》有六十多回内容基本相同。
在《全相三国志平话》中,关于古城会是这样描述:“刘备至古城与张飞见面,说关羽辅佐曹操,封官寿亭侯,杀袁绍两员将,险送我性命,亦无桃园之恩,张飞听罢大怒……”
而在《三国演义》,处于情节需要,则改为刘备给关羽的信:“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由此可见,《全相三国志平话》来源于民间传说,而《三国演义》撷取民间故事并不止于《全相三国志平话》,而是广泛采集更多的素材。在保持民间说唱演艺色彩同时,添加了更多传奇文学的味道。
例如正史中关于望梅止渴的记述,取材于《世说新语》。而对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总共只有两百字,但在《三国演义》则大做文章,洋洋洒洒,大书特写。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不同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拿争议较多的曹操杀吕伯奢为例。在《魏书》、《世说新语》、《杂记》都有不同的记载,和《三国志》所载都不一样。
《三国演义》出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将原来所记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种就事论人之言,改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体教天下人负我”,成为处世哲学的概括。
这种修辞的改变,让曹操损人利已的形象加以放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个“乱世奸雄”。
再例如,为了更好地塑造典型人物,作为小说作者,而不是历史学家,罗贯中大胆修改历史,编制出“空城计”这么一段幻想色彩很浓的传说,结构出这么一出真人假戏,成为千古绝唱。
《三国演义》中的民间文化
《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童谣、谚语、顺口溜,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把这些夹杂用于散文体的叙述中,反而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免”等歌谣,很明显就来自民间的口口相传,加以巧妙穿插运用,显得十分自然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再比如,民间文学常用三迭式和重迭复沓的手法,《三国演义》对此运用出色、变幻巧妙,比如“桃园三结义”、“孔明三气周瑜”等屡见不鲜。而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等等。
这些“一奇二偶三为再,三之不及,以九达之”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都让读者回味无穷。
《三国演义》来源民间文化,高于民间文学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对于民间传说并非全盘照搬汲取,而是兼容并蓄,有扬有弃、去粗取精,有所发展和提高。
在思想内容上,《三国演义》删除了民间传说中关于司马仲相受天帝之命于阴司断案的楔子,也摒弃了“一切皆天定,半点不由人”的愚昧迷信,从而脱尘出俗,成为文学瑰宝。
比较其他三国民间文学,《三国演义》的结构、布局上下近百年,纵横几千里,千头万绪纳于一书,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但大都交待清楚,各有眉目;特别是成功塑造了诸葛亮、张飞、曹操、关羽等一系列不朽的典型形象,远远高于朴素的民间传说,从而使《三国演义》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